本文目录
求《春江花月夜》解析,要写出每句的表现手法等,不用太长?
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以春江月夜为背景,描写了春夜月光下美丽的景色,并由此生发出对宇宙与人生的思索和对游子思妇在明月良宵天各一方的惋惜。虽然不无青春苦短的伤感情绪,但却表现了人们对纯洁爱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宇宙人生的积极探索。
全诗以月为中心,以春、江、花、夜为陪衬,诗情围绕着明月的初生、高悬、西斜、下落的过程而展开,描绘了潮水、波光、花林、沙滩、夜空、白云、青枫、闺阁、镜台、海雾等一系列景象,并将游子思妇的离怀别绪融入其中,使抽象的情感变得鲜活生动。全诗可分为三部分:从开始到“汀上白沙看不见”为第一部分,描绘了一幅优美、恬静的春江花月夜的夜景。从“江天一色无纤尘”到“但见长江送流水”为第二部分,由“江月”联想到人生,抒发了对宇宙人生的无限感慨。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诗歌结尾为第三部分,抒写花月春宵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
全诗格调高远不俗,达到了诗情、画意、哲理相交融的境界。语言清新自然,音韵和谐流畅。每四句换韵,平仄相互交替,有些诗句还使用了律句的平仄,同时也采用了不少对偶句。这些都使得这首长诗音节和谐婉转,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富音乐美感。
誉为孤篇横绝的七言歌形式?
称为“孤篇横绝”的唐诗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雪,江雪何年除影人?
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歌行《春江花月夜》。
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含有雪月的诗句七言?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明月夜留别》 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采桑子》 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春江花月夜最早的名字是?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仅存的两首名诗之一,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的春江月夜图。
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
作品名称
春江花月夜
创作年代
初唐
作品体裁
七言古诗
作者
张若虚
作品别名
春江花月夜词
作品出处
《全唐诗》